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全球视讯!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_学而

发表于: 2023-04-23 17:11:55 来源:互联网

1、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

2、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


(资料图)

3、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!”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子曰:“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

4、”子曰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

5、”子夏曰:“贤贤易色;事父母,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;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

6、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

7、”子曰:“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。

8、主忠信,无友不如己者,过,则勿惮改。

9、”曾子曰: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

10、”子禽问于子贡曰:“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闻其政,求之与,抑与之与?”子贡曰:“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

11、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”子曰:“父在,观其志;父没,观其行;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

12、”有子曰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

13、先王之道,斯为美,小大由之。

14、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

15、”有子曰:“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

16、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

17、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

18、”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。

19、可谓好学也已。

20、”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。

21、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

22、”子贡曰:“《诗》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’,其斯之谓与?”子曰:“赐也,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,告诸往而知来者。

23、”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

24、”扩展资料《论语》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,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,至战国前期成书。

25、全书共20篇492章,以语录体为主,叙事体为辅,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,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、伦理思想、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。

26、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,与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并称“四书”,再加上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周易》《春秋》,总称“四书五经”。

27、《论语》在古代有3个版本,包括《古论》《鲁论》和《齐论》。

28、现在通行的《论语》是由《鲁论》和《古论》整理形成的版本。

29、东汉永平元年(58年)徐防上书云“发明章句,始于子夏”,是汉人于七十子重子夏,故以《毛诗》直承子夏。

30、清代学者崔述则对《论语》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,他注意到今本《论语》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,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、哀公之问,皆变文称“孔子对曰”,以表示尊君。

31、答大夫之问则称“子曰”,表示有别于君,“以辨上下而定民志”。

32、而后十篇中的《先进》《颜渊》等篇,答大夫之问也皆作“孔子对曰”,故怀疑“前十篇皆有子、曾子门人所记,去圣未远,礼制方明;后十篇则后人所续记,其时卿位益尊,卿权益重,盖有习于当世所称而未尝详考其体例者,故不能无异同也”。

33、又如,前十篇中孔子一般称“子”不称“孔子”,门人问学也不作“问于孔子”。

34、而后十篇中的《季氏》《微子》多称孔子,《阳货》篇子张问仁,《尧曰》篇子张问政,皆称“问于孔子”,与《论语》其他篇不同,“其非孔氏遗书明甚,盖皆后人采之他书者”。

35、受崔述的影响,以后学者继续从《论语》前后十篇用语、称谓的差异对其成书作出判断,有学者甚至认为《论语》最初只有单独的篇,其编定成书,要在汉代以后。

36、唐·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转引郑玄注云:《论语》“仲弓、子游、子夏等撰。

37、”这一说法在郭店简中得到旁证。

38、郭店一号墓不晚于公元前300年。

39、郭店简“《语丛·三》简引述《论语》,更确证该书之早”。

40、《语丛·一》引用子思子《坊记》内容,而《坊记》还引用过《论语》的内容。

41、“《语丛》摘录《坊记》,证明《坊记》早于战国中期之末,而《坊记》又引述《论语》,看来《论语》为孔子门人仲弓、子夏等撰定之说还是可信的。

42、”孔子弟子中,有子代孔子,以所事孔子事之,称子并不奇怪,子指老师,对儒家学子除了师承之外亦有掌门人之意。

43、除了孔子,有子,曾子,冉子、闵子亦称子,冉子、闵子早逝,故师承的儒家掌门,只能是曾参,故代有子者只剩曾子有可能。

44、颜回,虽然被尊奉,但由于早死,没来得及收徒,不是弟子记载,故不称子,可能是家人所记。

45、原宪,膝雕开,虽然收徒,世称子思子,膝雕子,但论语所记,亦不是弟子记载,故亦不称子,多半是师兄弟偶而提及。

46、《论语》既是语录体又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。

47、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;就是前后两章间,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。

48、而且这些断片的篇章绝不是一个人的手笔。

49、《论语》一书,篇幅不多,却出现了不少次的重复的章节。

50、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,如“巧言令色鲜矣仁”一章,先见于《学而篇第一》,又重出于《阳货篇第十七》;“博学于文”一章,先见于《雍也篇第六》,又重出于《颜渊篇第十二》。

51、又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详略不同的,如“君子不重”章,《学而篇第一》多出十一字,《子罕篇第九》只载“主忠信”以下的十四个字;“父在观其志”章,《学而篇第一》多出十字,《里仁篇第四》只载“三年”以下的十二字。

52、还有一个意思,却有各种记载的,如《里仁篇第四》说:“不患莫己知,求可为也。

53、”《宪问篇第十四》又说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

54、”《卫灵公篇第十五》又说:“君子病无能焉,不病人之不己知也。

55、”如果加上《学而篇第一》的“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”,便是重复四次。

56、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:孔子的言论,当时弟子各有记载,后来才汇集成书。

57、所以《论语》一书绝不能看成某一个人的著作。

58、参考资料:论语 (中国儒家经典)-百度百科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东公司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